个人上的社保都有哪三险?
在我国的社保体系中,个人参加社会保险是非常重要的环节,为了保障广大参保人员的基本生活,我国社保体系提供了一系列的保险项目,大家较为关心的是个人需要参加的三险,那么这三险具体包括哪些呢?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。
养老保险
养老保险是社保体系中的“顶梁柱”,主要是为了解决参保人员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问题,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,参加养老保险的个人,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累计缴费满一定年限后,可按月领取养老金。
1、养老保险的缴费
养老保险的缴费分为两部分: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,单位缴费比例为16%,个人缴费比例为8%,参保人员需按月缴纳养老保险费,缴费基数通常为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。
2、允老保险的待遇
参保人员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、累计缴费满15年的情况下,可按月领取养老金,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:基础养老金+个人账户养老金,基础养老金与本人缴费年限、缴费基数和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有关;个人账户养老金则与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和计发月数有关。
医疗保险
医疗保险是为了解决参保人员在就医过程中的医疗费用问题,参加医疗保险的个人,在看病就医时可以享受一定的医疗报销待遇。
1、医疗保险的缴费
医疗保险的缴费同样分为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,单位缴费比例为10%,个人缴费比例为2%,还需缴纳3元的大病统筹费用,参保人员需按月缴纳医疗保险费,缴费基数通常为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。
2、医疗保险的待遇
参保人员在看病就医时,可以享受以下待遇:
(1)住院报销:参保人员在统筹区内住院治疗,医疗费用达到起付线以上、封顶线以下的,可按比例报销。
(2)门诊报销:参保人员在统筹区内门诊就医,医疗费用达到起付线以上、封顶线以下的,也可按比例报销。
(3)特殊疾病报销:部分特殊疾病(如慢性病、重大疾病等)的医疗费用,可按政策规定享受报销待遇。
失业保险
失业保险是为了保障失业人员在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,帮助其尽快实现再就业,参加失业保险的个人,在失业时可以领取失业金。
1、失业保险的缴费
失业保险的缴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,单位缴费比例为0.5%,个人缴费比例为0.5%,参保人员需按月缴纳失业保险费,缴费基数通常为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。
2、失业保险的待遇
参保人员在失业时,可享受以下待遇:
(1)失业金:失业人员在失业保险缴费满一年、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情况下,可申请领取失业金。
(2)医疗补助: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金期间,可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,所需费用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付。
(3)职业培训: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金期间,可免费参加职业培训,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。
以下是关于这三险的一些常见问题解答:
1、如何办理社保转移?
社保转移需根据转移目的地的不同,分别办理,如在同一统筹区内转移,只需将原社保关系转移到新单位即可;如跨统筹区转移,需向原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保关系转移手续。
2、退休后,养老金能领多少年?
养老金的领取没有具体年限限制,只要参保人员生存,就可以一直领取养老金,但如果参保人员在领取养老金期间去世,养老金将会停发。
3、失业保险金如何申请?
失业人员需在失业后60日内,向参保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申请,并提供相关材料,经审核符合条件的,失业保险金将按月发放。
通过以上介绍,相信大家对个人参加的三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参加社保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,希望大家能够充分认识到社保的重要性,按时足额缴纳社保费,为自己未来的生活提供有力保障。
相关文章
发表评论
评论列表
-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,赶紧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