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期存款不是本人有密码能取出来吗
在日常生活中,很多人都有存钱的习惯,其中定期存款因具有较高的利率而受到不少人的青睐,有时候我们会遇到这样的问题:定期存款不是本人,但有密码,能否取出来呢?针对这个问题,下面就来详细解答一下。
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定期存款,定期存款是指存款人与银行约定存期、利率,到期一次性支取本息的存款方式,在办理定期存款时,银行会要求存款人设置密码,以保障存款安全,如果非本人拥有密码,能否取出定期存款呢?
密码在定期存款中的作用
在银行办理定期存款业务时,存款人设置的密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,密码是存款人提取存款的凭证之一,可以有效防止他人非法提取存款,拥有正确的密码是办理取款业务的前提。
非本人持密码取款的情况分析
1、家人知道密码:在很多家庭中,存款人可能会将密码告诉家人,以便在紧急情况下,家人能够帮忙办理取款业务,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家人持有密码,且能提供有效身份证件,银行一般会允许办理取款业务。
2、密码泄露:如果存款人的密码泄露给了他人,且他人恶意提取存款,这种情况就比较复杂,下面分几种情况进行分析:
(1)密码泄露,但未发生取款:如果存款人发现自己的密码泄露,但并未发生取款行为,应及时到银行办理密码挂失手续,更改密码,确保存款安全。
(2)密码泄露,已发生取款:在这种情况下,存款人应立即向银行反映情况,并提供相关证据,银行会根据情况进行调查,协助存款人追回损失。
非本人持密码取款的法律规定
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,非存款人本人持密码办理取款业务,需要满足以下条件:
1、提供有效身份证件:取款人需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证件,如身份证、户口簿等。
2、知道密码:取款人需正确提供存款密码。
3、有合法授权:如果取款人非存款人本人,需提供存款人出具的授权书或委托书。
以下是一些具体情况:
1、亲属死亡,继承人如何取款?
如果存款人已死亡,其继承人需提供以下材料到银行办理取款业务:
(1)死亡证明:由医院或公安机关出具的死亡证明。
(2)身份关系证明:户口簿、结婚证等能证明继承人与存款人关系的证件。
(3)继承权证明:遗嘱或法院判决书等。
2、存款人丧失行为能力,监护人如何取款?
如果存款人因疾病、意外事故等原因丧失行为能力,其监护人需提供以下材料到银行办理取款业务:
(1)丧失行为能力证明:由医院或相关机构出具的证明。
(2)监护人身份证明:身份证、户口簿等。
(3)监护权证明:法院判决书或相关文件。
如何确保定期存款安全
1、设置复杂密码:在办理定期存款时,应设置复杂、易记的密码,避免使用生日、电话号码等容易被猜到的数字。
2、妥善保管密码:不要将密码告诉他人,尤其是家人以外的其他人。
3、定期更改密码:为了确保存款安全,应定期更改密码。
4、注意个人信息安全:不要将身份证、银行卡等个人重要信息泄露给他人。
非本人持密码办理定期存款取款业务,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取出的,为了确保存款安全,存款人还需注意密码的设置和保管,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失,在遇到特殊情况时,应及时与银行沟通,按照法律规定办理相关手续。
相关文章
发表评论
评论列表
-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,赶紧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