挂牌公司终止挂牌股票的情形有哪些
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中,挂牌公司终止挂牌股票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现象,究竟在什么情况下,挂牌公司会终止挂牌股票呢?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挂牌公司终止挂牌股票的情形。
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挂牌公司,挂牌公司是指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(简称“新三板”)或其他股权交易场所挂牌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,我们来看看挂牌公司终止挂牌股票的具体情形。
主动终止挂牌
1、公司经营状况良好,拟转板上市
一些挂牌公司在新三板市场发展壮大后,为了更好地融资和扩大影响力,会选择申请转板至主板、创业板等更高层次的资本市场,在这种情况下,公司会主动终止在新三板市场的挂牌。
2、公司被收购或合并
当挂牌公司被其他企业收购或与其他企业合并时,根据相关法律法规,公司需要终止挂牌,终止挂牌后,原有股东可根据收购或合并方案,获得相应的补偿。
3、公司私有化
挂牌公司的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为了实现公司私有化,可能会通过要约收购等方式,收购公司全部流通股份,在完成私有化后,公司需终止挂牌。
被动终止挂牌
1、不符合持续挂牌条件
根据《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(试行)》等相关规定,挂牌公司需满足一定的持续挂牌条件,若公司出现以下情形,将被强制终止挂牌:
(1)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一定金额;
(2)连续两年期末净资产为负;
(3)连续两年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;
(4)未在规定期限内披露定期报告或披露的定期报告存在重大虚假记载;
(5)实际控制人、董事长、总经理等关键人员涉嫌违法违规被调查或采取强制措施。
2、违反法律法规,受到强制退市处罚
挂牌公司在经营过程中,若出现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,如欺诈发行、虚假陈述、操纵市场等,将被监管部门强制退市。
3、未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
信息披露是挂牌公司应尽的义务,若公司未按照规定披露信息,或披露的信息存在虚假记载、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,监管部门将对其进行处罚,严重者将被强制终止挂牌。
4、股票交易异常
若挂牌公司股票交易出现异常情况,如连续多日无成交、股价异常波动等,监管部门可对其进行调查,若发现公司存在违规行为,将依法对其进行处罚,直至强制终止挂牌。
其他情形
1、公司股东大会决议终止挂牌
根据公司章程规定,若挂牌公司股东大会通过决议,决定终止公司在股权交易场所的挂牌,公司需按照规定程序办理终止挂牌手续。
2、公司因破产、解散等原因终止
若挂牌公司因破产、解散等原因导致公司主体资格消失,其股票将自动终止挂牌。
挂牌公司终止挂牌股票的情形多种多样,包括主动终止和被动终止,对于投资者而言,了解这些情形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投资风险,在此提醒广大投资者,在进行股票投资时,要充分了解公司基本面,关注公司公告,理性投资。
相关文章
发表评论
评论列表
-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,赶紧来抢沙发吧~